环球百事通!青年有为|探访乡亲们口中的“香椿公主”

中国青年网   2023-05-18 09:14:4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香椿,很多人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一盘清香四溢的香椿炒鸡蛋上。然而在孟雨晴手里,一株不起眼的香椿却能够变身为冷藏香椿芽、香椿酱等多种产品,香椿成为北京门头沟区苇水子村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产业。

00后学生孟雨晴,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的一名学生。她让原本深藏于山沟的香椿,经过再加工,成为市场上畅销的“香饽饽”,她也由此被乡亲们称呼为“香椿公主”。

从“烫手山芋”变成“香饽饽”

近日,苇水子村的香椿正值采摘期,采摘期可持续到5月底。“最近一两个月,是村子最繁忙的月份,因为需要组织大量农户进行香椿采摘和修枝整形、矮化等,并将收获的香椿进行冷藏,加工成酱菜等产品。”孟雨晴说。

然而,今天的“香饽饽”,以前却是村民手上的一块“烫手山芋”。

孟雨晴(左一)正在和当地村民交流香椿种植经验。本人供图

有一个画面让当时来苇水子村旅游的孟雨晴至今难忘:天刚蒙蒙亮,就看到苇水子村的老爷爷已经背着一篓子香椿从地里回来了,香椿叶片上还挂着露水。通过闲聊得知,老爷爷名叫高华,今年70岁,种植香椿已经45年,“采收香椿就得趁着没太阳的时候,天大亮以后采回来的香椿很快就打蔫儿了。”

“然而由于香椿采摘时间短、贮存难以及运输不便等原因,村里一直不敢扩大种植面积”,高华告诉孟雨晴,他们每年只摘取头茬的香椿,二茬不会采收,因为根本卖不掉,这也导致村里每年少收入30-50万元。同时,老人没有其他收入,所以每年只能靠卖一季的香椿来维系生活。

老人的经历深深触动了孟雨晴,“我学的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我能否利用所学,让香椿助村民增收?”

回到学校后,孟雨晴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向老师咨询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孟雨晴便和同学组建了“不负椿光”团队。

香椿好吃,但产业化有三个大难题:亚硝酸盐含量高、保质期短、副产品防腐剂含量高。

香椿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确实曾经出现过因为食用香椿而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据孟雨晴介绍,亚硝酸盐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现实中消费者因过量食用香椿中毒的事件也时常发生。

“老乡们也经常吃,为啥他们不会中毒呢?”乡亲们笑着对孟雨晴说:“傻丫头,用开水焯一下试试!”孟雨晴回来请教老师,试了下,“原来热烫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基于此,孟雨晴和小伙伴请教老师,经过反复试验,通过甄选5到10厘米的香椿嫩芽,添加含有烯二醇基的食品原料进行高温杀青,最终实现了有效降解亚硝酸盐并将硝酸还原酶灭活。

此外,针对保质期短的问题,孟雨晴和团队成员通过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考虑到加工和储存的可行性,我们最终选择了香椿酱这种深加工方式”。

“为了使其口感更加浓郁,我们几乎尝遍了市面上所有的同类产品。除了常规操作,将香椿切碎,然后经过炒制,把它做成酱。我们还把香椿进行瞬时急冻后,将它磨成了香椿粉,加进香椿酱里。可以说,你虽然只买了一瓶香椿酱,但是里面却浓缩了成百上千根香椿芽的精华。”孟雨晴说。

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已徐徐展开

虽然孟雨晴和团队研究的“脱毒香椿”已经小有名气,但在父母的眼中,她依然是个让人操碎心的孩子。

很多选择或许都有偶然性,但孟雨晴选择香椿、选择做“新农人”,是长时间的“密谋”。

孟雨晴(右一)正在和团队伙伴一起采集香椿芽。本人供图

孟雨晴当年高考后,瞒着父母报考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

出生于农村的孟雨晴,小时候曾跟着父母一起劳作,看着他们每天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可是一年到头还挣不到多少钱。那时候她心里就有一颗种子播下来——“就想通过考农业院校,用技术致富”。

父亲不忍心“骂”女儿,对着旁人诉苦:自己是农民出身,不想让女儿再干体力活,没想到她还要搞农业。

在学校里,同学们纷纷找体面的实习,大多数都是跟所学专业不相关的。父亲经常打来电话,让她找一份“不湿鞋子不脏脚”的城里工作。

不想再伤父母的心,也不想委屈自己,孟雨晴在研究香椿脱毒上格外卖力,“一方面是想帮老乡脱贫致富,另一方便也想向父母证明我可以”。

现在,孟雨晴的父母看见她“小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忧虑也逐渐烟消云散。

技术难关攻克后,说服村民接受这些新技术也是个难题。

苇水子村种植香椿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据说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宋朝,但是以前村民仅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这里属于丘陵地带,种植传统农作物规模小,收益也不好。村民对新兴技术比较抵触,没人愿意拿这一年只能采一次的香椿来冒险。

但是学农业的孟雨晴很看好香椿酱,便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终于有几个村民心动了,打算跟这个“黄毛丫头”冒险一试。

孟雨晴(右二)邀请村民品尝经过精细化加工的香椿。本人供图

现在,“不负椿光”团队依托坐落在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苇水子村的“北京科技小院”平台,致力于香椿的贮藏保鲜、深加工和产业发展研究,为香椿产业升级贡献了小小的一份力量。“不负椿光助农模式”也已经在北京落地试点,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包括香椿种植基地、香椿酱代加工、香椿酱销售等。项目首年预计可收购4万斤香椿用于生产香椿酱,第三年预计可收购香椿25万斤,销售额预计可达1432万元,为村民增加收入约188万元。在带动就业方面,第三年预计可直接带动就业50人,间接带动约2000人。

据了解,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自2019年启动“北京科技小院”建设工作以来,依托多年的科技挂职服务机制和精准帮扶落地项目,选派学院专业教师长驻帮扶,服务方向涉及特色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通过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富农品牌,北京科技小院“小院落”正在逐渐做出“大成效”。

看见经过改良后香椿能卖出真金白银,渐渐地,村民“拉”下脸面,跑到孟雨晴那学技术。

“看到老乡们的笑容,我们团队也真实地体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是一件多么令人自豪的事!”孟雨晴说。

特别是今年,到了吃香椿芽的季节,北京门头沟区苇水子村的游客也会比平时多。慕名而来采摘的人不乏连来数年的“熟客”,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今年是我第三年来苇水子村玩,每年我就选这个时候来,山上景色特别美,以前是带点香椿芽回去给自己解馋,今年我还带了几瓶香椿酱,让亲戚朋友也尝尝这口鲜味。”

有了今年的好收成,高华的信心也更足了,“下一步,我要扩大种植规模,提高香椿品质,让更多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来自苇水子村的香椿”。

【记者手记】

在希望的田野上,做田野上的希望

“心系‘三农’,是农业院校的本色;带领农民创业脱贫致富,是农学专业学生的责任。”在田间地头这个大课堂里,孟雨晴牢记老师的教导,她结合自身所学,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带给了农民,帮乡亲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渐渐地,孟雨晴也深刻感受到,“农业科技成果要走出校门,真正服务农业、走向农村、造福农民,这才是农业人的情怀。”

现在,在孟雨晴的影响下,农业技术在苇水子村越来越受重视。据孟雨晴介绍,原来听到老人说得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只能回来种地。”现在村里老人们的观点也在慢慢改变:只有学好文化知识,以后才能好好种地,才能带着乡亲们一同科学种地,也希望自己的孙子孙女可以回到农村。

曾经,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是很多农村学子的梦想。如今,看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现代化转变的机会,一些年轻人毕业后,选择走进田间地头,他们不仅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而且能很快地接受新技术、使用新技术,他们把青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上,让“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时代课题有了新答案。

最近更新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