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快播报】新京报记者对话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 为何晚上发射?物资如何“打包”?

新京报   2023-05-11 05:56:33

航天五院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新京报记者 杨得超 摄


【资料图】

扫码看天舟六号副总指挥专访

5月10日晚,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此次发射的天舟六号有哪些核心特点?为什么选择在晚上发射?物资要怎么“打包”?针对相关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副总指挥李志辉。

关键元器件国产化自主可控

新京报:这次发射升空的天舟六号有哪些核心特点?

李志辉:从天舟六号这艘货运飞船本身来看,第一个特点是相较于此前的天舟二号到五号,天舟六号整个密封舱的容积增加了4.4立方米,这可以确保飞船装载的货物增加1.2吨。根据此前整个空间站工程的任务规划,我们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是计划一年发射两艘货运飞船,也就是2年4发。如今整体能力增强后,给航天员带的物资更多了。能力提升带来的好处就是我们现在两年发射三艘货运飞船,所以节约成本是一个亮点。

第二个就是国产化的元器件。现在无论是规格还是数量,货运飞船上国产化的元器件配置比例都大幅度提升。与天舟五号相比,在国产化元器件上,天舟六号的规格和数量都提升了10%。尤其是关键元器件,像芯片、内存等涉及整个平台的可靠性安全性,决定任务成败的元器件,都是我们国产化的,自主可控的。

第三个是此次天舟六号搭载的载荷。相比以前来说,这次搭载的载荷都很有特点。

新京报:你刚刚提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发射频次的降低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如何理解?

李志辉:这里的意思是,在整体能力提升的前提下,发射一次的效用比以前提高了,这样就能降低整个研制工程的运行费用。所以,无论是对于空间站工程,还是研究队伍,效率和能力的提升,都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发射时间与“飞行窗口”有关

新京报:天舟六号发射这次为什么选择在晚上而不是白天?

李志辉: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天舟货运飞船如果是在上半年发射,一般选择的发射时间就会在晚上,如果是下半年发射,一般会选择在白天发射。当然这个主要与“飞行窗口”有关。

飞行窗口的确定要通过专业的轨道计算,这次与我国空间站交会对接预计是6.5个小时。

新京报:在你看来,此次天舟六号飞行任务将实现哪些首次?

李志辉:此次,天舟六号任务将实现双“首发”。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工程今年是元年,元年的第一个飞行器是首次,这是第一个首发。第二个首发,包括天舟六号在内,以后的货运飞船都是属于改进型的货运飞船,它是改进型的第一次发射,这也是首发飞行器。从这两个方面讲,我们叫“首发”。

新京报:货运飞船是要往上送物资,这次我们有没有为航天员准备一些特别的物资?

李志辉: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携带3名航天员在轨的生活物资。与天舟五号一样,这次运送的物资里,我们也准备了水果,只不过比之前的多。

新京报:这么多的物资,我们是怎么“打包”的?

李志辉:一般来说,普通的货包很好装。就像家里的衣柜一样,我们先把货物装进立方体的货包,装完后再把货包塞进货格里。但我们每一个货格里面都设有专用的束缚带,束缚带用于捆绑,类似我们坐飞机要系好卡扣式的安全带,塞进去后,一拉一扣就行了。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贾洁卿

■ 聚焦

文昌航天发射场三大“神器”解密

5月10日上午,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组合体,静静矗立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等待点火飞天时刻的到来。

文昌航天发射场这个“后起之秀”,相比于酒泉、太原、西昌发射场,有很多“神器”。

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船箭合体测试的“巨型厂房”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内,除了两座高近百米的发射塔架惹人注目,还有两座高近百米的单层建筑,它们便是为船箭进行卸车、水平测试、垂直总装和垂直测试的“巨型厂房”——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此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自安全运抵文昌,到垂直转运,便是在这个单层建筑内完成“变身”的。

天舟六号任务火箭吊装系统指挥员高鹏告诉记者,装载火箭的特制集装箱经海运抵达文昌清澜港,卸船后搭载特装车运抵发射场。集装箱在“巨型厂房”入口处与厂房内的水平车对接,确保集装箱内的轨道与水平车上的轨道连成一线。沿着轨道,火箭被从集装箱内推出至水平车上,此时吊车开始工作。吊装系统工作人员操作吊车,将火箭吊起并平移至火箭支架车上,使用火箭支架车,工作人员根据火箭型号,将飞船和分体的火箭推到相应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

“正是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部,芯一级、芯二级、整流罩、助推器等火箭部位,被分节稳稳地、准确地吊起来,翻转成垂直状态,并逐一安装至火箭活动发射平台上。”高鹏说。

卸车、平移、吊装,这几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任务艰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总长53.1米,要将这些精密的“大家伙”稳稳地吊装到准确位置,吊装系统工作人员需克服重重考验。

高鹏说:“航天任务必须万无一失,任务中,大家技术实力、精神状态都必须全面到位。为此,团队每周都利用训练模块进行训练,以确保随时接受任务检验。”因为表现出色,高鹏所在的吊装岗被评为“党员先锋模范岗”。

活动发射平台:

火箭“大管家”“大保姆”

5月7日上午,经过23天的总装、测试,船箭组合体搭乘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在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簇拥下,历时2.5小时抵达发射工位。

天舟六号任务地面勤务系统指挥员周晗告诉记者,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首个使用“新三垂模式”做射前准备的发射场。这一模式能让射前准备更高效,发射更可靠。活动发射平台是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设备。

周晗说,活动发射平台既是一部火箭“载具”,更是一部包含大量精密仪器的五脏俱全的测控设备,地面与火箭的水电气液联系,都需要通过它这个媒介。平台上矗立的一根高高的立柱名为脐带塔,“通过塔内的电缆和气管,平台一刻不停地给火箭输送给养,好比是火箭的大管家、大保姆”。

垂直转运过程中,活动发射平台在不同路段使用不同速度,出库时4米/分,弯道时15米/分,直道上25米/分;活动发射平台车轮组还通过三级平衡梁对震动进行缓冲、释放。“慢速和减震策略保障整个垂直转运过程‘稳’字当头——产品设备状态稳、工作执行过程稳、火箭转场运行稳。”周晗说。

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

保障塔架和平台免遭尾焰吹蚀破坏

据专家介绍,搭载船箭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已经使用了十几次,至今仍“崭新如初”,奥秘就在于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的装配和使用。据悉,这一系统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两个塔架独有的配置。

在长征七号发射塔架,卢云生被同事们幽默地称为“流量王”,因为他所负责的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在火箭点火升空的一刹那,每秒能喷射出20吨水,有效保障发射塔架底部4层和活动发射平台免于大火烧蚀。

卢云生告诉记者,这套系统由发射塔架顶部水池、塔身1.8米直径水管、塔架两侧12根0.8米直径水管和蝶阀系统、塔架底部19米深导流槽等共同组成。

从垂直转运前4天开始,卢云生就着手为水池水管蓄水、为蓄能器补压,为保障任务执行万无一失,忙碌了4个通宵。

“火箭点火发射时,大流量喷水降温降噪系统能快速在活动发射平台表面覆盖30-50厘米的水层,30%-50%的水汽化时快速降低温度,吸收部分声能,保障活动发射平台内部精密仪器不被高温和高分贝噪音损坏。”卢云生说,“蒸发出来的水汽挡住了火箭下半部箭身,这正是文昌火箭发射看不清火箭尾部的原因。”

据新华社

最近更新

MORE